历史在这里积淀 文化从这里延伸 ——大剑中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二)

2021-09-01

从蜿蜒幽深的古蜀道走来;

从千年古镇的闻溪河畔走来;

从文庙圣殿、学宫翰墨、书院馨香中走来!

剑阁中学,这个承载了剑州古老记忆的学府,在剑山大地,春风化雨,润泽桑梓,弦歌千年不断,笃志亘古未衰。

重温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重温历史,我们能够更加坚定初心;

重温历史,我们再次领悟责任与担当;

重温历史,我们无尚荣光,信心百倍,砥砺前行……

剑阁中学发展史概况


剑阁文庙→学宫→隆庆府学→兼山书院→剑阁中学

剑阁县立初级中学校的创建(1927—1949)


剑阁县立初级中学校的创立,是剑阁县文化教育史上一件破天荒的大事。自清末戊戌变法以后,废科举制,各地兴办各级学堂。在北京设京师大学堂,省城及大府一级设中等学尚,州县一级一般设立高等小学堂。剑阁县自古以来就是一所历史文化名城,乡人重视教育,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一九〇五年)开始在剑阁东街兼山书院(今二贤祠内)设立高级小学堂。

一九二四年,广元县曾向邻县昭化、剑阁呼吁,倡办“广昭剑联立初中”,由于剑阁县教育局和地方绅士唐如陶(字贡珍)、母毓楠(字健棠)等反对,认为自己县内应有独立的初中,因此广昭剑联立初中未能办成。剑阁县教育局和地方名流于一九二七年开始在兼山书院内筹建剑阁县立初级中学,扩大校舍,更新设备,历经两年多,于一九三〇年二月落成,开始招生,隆重开学,校长由剑阁县教育局局长雷开藩兼任。后由清末秀才且文才高、擅长辞令的唐如陶取代校长。一九三四年秋后,因红军入川而停办。

一九四〇年秋,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复校,校址由原来兼山书院(进修校)迁至县城学街文庙内,校名仍沿用“剑阁县立初级中学校”之名。从1940年秋复办的剑阁初中,到1949年底,校长也曾更换三次,首任校长罗锦章(1940--1945年),接任校长张春霆(1945--1946年)(这两届的教导主任者是贾仲安)最后一届校长是贾仲安(1946--1949年),教导主任是李郛老师,这几任校长,都是大学本科毕业,在教数、理学科方面,有真才实学,他们治学谨严,学识渊博,确实为剑阁初中在教学上树立了榜样,贾仲安的堂弟贾仲仙,教英语也颇受学生欢迎,当选上国大代表,这对于剑阁初中的名声及校长的威望不无关系,从剑中校过去石印印刷的《同学录》上,也能反映出昔日剑阁中学之大概。

总之,解放前的剑阁初级中学校,从1930年至1949年,两度开办,为剑阁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培育出一大批人才,新中国成立后,这批英杰奔赴于祖国的四面八方去为人民服务。一九四九年十一月,解放大军南下,国民党政府如鸟兽散,剑阁县立初级中学校,也因此提前宣布放假而解散。

解放后学校的变迁及发展情况(1950-1952)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项工作百废待举。剑阁中学也曾经历着一个非常艰难的恢复阶段,1950年三月复校,校长仍然是贾仲安,校址仍然是学街老文庙内。但因在解放时遭国民党驻军的严重破坏,设备不全,生源很少,混编成一个高中班,简称为高一班。这个初生的高一班,仅只一期而停办。

一九五〇年秋,剑阁县立初级中学合并于剑阁乡村师范学校,更名为“川北公立剑阁师范学校”,校址设在普安镇二贤祠原师范校内,学校分初中部和师范部(以后包括中师、初师、短师),初中部校址迁入二贤祠的新兴院内(原国营旅馆今剑州宾馆),这时的师范校长是彭兆椿。一九五一年秋,尚子厚任剑阁师范学校校长,这年剑师校又奉命开办了三个文教班,学习期六个月,学生每月六十斤大米的待遇,这批文教班毕业生,充实了剑阁、青川、昭化等地的小学师资队伍,起了解放初期解决教师难的作用。



   

夏力耘三十年艰苦创业,铸造剑中历史辉煌(1952-1982)




一九五二年秋,尚子厚调广元中学任教,夏力耘同志调剑阁师范任校长。夏力耘,字生本,力耘为号,曾作笔名。解放前肄业于重庆勉仁文学院哲学系,追求光明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开除,解放后在中共江油县委宣传部作秘书。他在剑阁从事教育领导工作长达三十年之久,先后被选为中共剑阁县委员人大副主任,他为剑阁教育事业贡献出大半生。至今剑阁人民和从事教育工作的同仁们,仍念念不忘这位为剑阁教育事业而呕心沥血的老校长。

夏力耘来剑阁任校长时,学校确实经历了一个艰辛而曲折的变迁阶段,1952年他来接任时,学校形式复杂,办有初中、中师、简师、短师、师七班还专门办了一个以培训音乐教师为主的“音师班”。学制复杂,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这时担任学校领导工作的还有李文安、付福高、何元湜等,他们也为这所学校花费了不少精力。一九五五年,遵照绵阳专署教中(1955)字第477号文件通知:撤消剑阁师范学校,师范部合并到广元师范学校,单设“四川省剑阁县初级中学校”。一九五六年剑阁县城内又兴办了开封中学和白龙中学,称之为“剑二中”“剑三中”。因此这时的剑阁中学,又被称为“剑一中”。

一九五八年,剑阁中学开始招收高中班四个(即高六一级)校址又迁回原初中旧址(学街老文庙内)。一九六○年学校正式定名为“四川省剑阁中学校”至此成为一所初具规模的高完中,这时的剑阁中学,由低谷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期间经历了极其艰苦的创业史……

一九六一年,剑阁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不太理想,高61级有34.3%的同学考上大学,这个比例现在看来虽然可观,但那时却是很低,未赶上绵阳专区的平均录取水平而受到批评。


1962年,是剑阁中学大干特干的一年,这时陆续由上面分配来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如姜耀金、陈荣森、刘鸿载、仇昌镛、彭天柱、杨通淇等,到1964年又分来戴勇、蔡国才、李运昌等又一批教学中的骨干,为教学注入了新的师资血液,学校领导又深入教学第一线,组成高三办公室,校长亲自蹲点抓毕业班。1962年高考升学率直线上升,到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高考成绩已排在绵阳专区的前茅,仅次于绵阳南山中学、遂宁高中等几所名牌省属重点中学。这时的剑中,升入全国重点大学的人次也逐渐增多,有考入北京大学的王玉珍和清华大学的胥洪敏和其它重点大学者多人。这时剑阁中学的声望,已位列绵阳专区北部几个县之冠了。实指望在1966年高考中,名列全专区榜首。

灾难的“文革”十年,剑中和其它学校一校遭到浩劫。一九六六年,高校停招,学生停课闹“革命”,以后学生提前结束学业回家,学校被肢解,教师分到各分点教书,剑中校分几个点,如武连、柳沟、姚家等处,这时的城内剑中,只设单一的初中,到1971年,方重招高中四个班(即高七三级)慢慢步入正常的教学秩序中去,夏力耘接受“审查”结束,又从唐家坪农场回校任职。

一九七六年十月,粉碎“四人帮”后,学校又进入正常的教学轨道。一九七八年,国家恢复高考后,剑阁中学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合格人才,同时也总结出一整套办好学校的经验和教训。1978年刚恢复高考后,第一次上高考录取线应届生三人,1979年剑中上线27人,1980年上线27人,1981年上线43人,1982年上线44人,1983年上线84人。这几年,剑阁中学高考也名列附近几个县之前茅。有考入北京大学的程虎、胡杰;有考入清华大学的梁甫、傅楠。还有很多考入全国闻名的重点大学,如考入国防大学的余廷艳,中国人民大学的程勇,更突出的是只读了一年高中的李京剑、段林考了西安交通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还有不满十四岁的蔡鸥翔越过初中升入高中只读一年而考入重庆大学。

陈荣森“萧规曹随”,苦干实干,继往开来(1982-1988)


继夏力耘之后,接任校长兼书记的是陈荣森同志。陈荣森1962年由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分配来剑中校任教后又调开封中学任校长,夏力耘走后,接任剑阁中学校长兼书记,当选为县委委员。

陈荣森是一个苦干实干,精通教学业务的行家,不谋私利,为人耿直,作风正派,是一个清廉的好校长。他主持剑阁中学工作以来,坚持走群众路线,多次找老教师谈心,提出对学校的批评意见,颇有夏力耘校长的一些风。在管理学校工作中,陈荣森“萧规曹随”,一直沿袭夏力耘所制定的《学校工作项目》和《基本管理制度》。他在改革中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奖惩斗硬,实行工资资金制,打破吃大锅饭的格局。他特别注意教师考勤,组织教师学习外地经验,特别注意教学研究工作,剑阁中学在广元市内担任了各教育学会副理事长的有英语、语文、化学、历史、生物等学科,并经常在全市进行学术交流,受到市教委的好评,同时也提高了剑阁中学的知名度,这时剑阁中学的高考升学率一直稳步上升,1983年高考上线人数为84名,达到文革后恢复高考以来的最高水平。1984年为67人,1985年上线40人,1986年高考上线86人。这时剑阁中学的教学质量,在广元市是位列前茅的。

    雍思政短期治校,成绩斐然(1982-1990)



一九八八年,陈荣森调广汉中学,由雍思政继任校长兼书记,选为县委委员、市人大代表。雍思政系1962年剑阁高中毕业,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他有学识和胆识,能知才善用,雍思政治校特别注重德育和教学这两个大的方面。德育上狠抓学校政教处工作,建立健全的领导机构,把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学校安定的政治形势,在一九八九年“六四”闹学潮风波时期,全国震动,而剑阁中学却依然保持良好的正常教学秩序,受到了中共剑阁县委的表彰。在抓教学上鼓励青年教师加强进修,参加科研项目。这时,学校有一大批教师荣获全国、省、市、县先进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的称号,其中戴勇、田际秋分别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光荣称号;雍思政、余蓉仙、范淑静分别荣获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德育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先后有二十三位老师在上发表教学文章五十篇,其中余蓉仙聂玉琦的电教论文荣获省电教成果二等奖。李子林、聂玉教研论文荣获全国物理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学校电化教学评为市先进单位,劳动技术教育和体卫工作达省优秀级。这时剑阁中学的语文、外语、生物、历史、化学等学科中的中老年教师成为广元市教育学会学术研究中的骨干。

一九九〇年秋,由于雍思政在短期治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被调任为中共剑阁县委宣传部长。

戴勇狠抓管理,保持省属重点中学的光荣(1990-1997)


一九九〇年八月,戴勇同志继任剑阁中学校长兼总支书记,并选为县委委员、县政协委员,1995年又选为市政协委员。

戴勇同志年富力强,身体健康。1964年由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分配来剑阁中学任教,在剑中工作长达三十二年之久,对剑阁中学一切都很熟悉,他又本人谦虚谨慎,对人和蔼可亲,尤其是对有学识的中老年教师特别尊重,加之他承继了从夏力耘以来办学的一些经验教训,而自己本身又是教学第一线的骨干和模范班主任,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这一系列的素质,使他能把剑阁中学办得更好。

戴勇任校长之后,面临全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之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剑阁中学又处于省属重点中学复查验收阶段戴勇在主持工作以后,立即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狠抓政教、教务、总务后勤工作,强化科学常规管理,坚持“民主”“协商”“总结”工作的原则,领导们严于律已不谋私利,工作中带头刻苦,身先士卒,和梁文献、罗强生、杨松林等几个副校长的工作配合得当,又充分发挥教代会的群策群力作用,使学校整个机构运转正常。

以戴勇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政教处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提出了“常规化”、“多样化”、“系列化”和“适效性”(即“三化一性”)的德育工作,学校开创了“一、二、三、四、五”的德育系列工程:(一)即一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加大思想工作力度,强化升旗仪式,坚持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创办了《青春河》校报,“校园之声”广播站,开办业余党校和团校等活动。(二)即两个健全:即“健全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的生理、心理、伦理的全面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人生观和世界观。(三)即“三级管理”落到实处:即学校成立的德育领导小组制定计划;政教处组织实施,评估总结;班级去具体落实,班级风貌的好坏是德育工作的晴雨表。(四)是建设好四支队伍:总支行政成员的德育素质是学校精神的缩影;党和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班主任是实施德育工作的工程师;班主任“五到班”(早操、课间操、天会、就寝、集会)都要亲自下班检查督促。(五)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既教书育人。

学校在抓德育的同时,又提出了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深化改革,加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渠道育人的功能,“抓会考、促高考”,促进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将过去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一)四课活动:即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上一堂“实验课”,每个学科教研组要选人上一至二次“研究课”和“电教观摩课”,每学期评选一次优秀课。(二)两组活动:教学常规横向管理以年级组为主体,教学质量的纵向管理以各学科教研组为主体,切实贯彻教学“六认真”,向45分钟要质量和效果。(三)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利用理、化、生实验室、电教室、微机室、资料室、图书室、阅览室、科技活动室、音乐室、美术室、旱冰场以及其它艺体设施,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好特长,促使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近五年来上高考控制线409名,1995年高一地理、高二地理、化学、历史、政治会考及格率达98%以上,优生率达45%以上,1995年高考(包括保送、文考、艺体)共上国家控制线104人,突破了100名大关,创历史上最好水平。坚持“老带新”的工作,让有经验的教师对新教师“传、“帮”、“带”,同时对青年教师大胆培养,放手使用,优化教师组合。首先把好入口关,凡申请到剑中工作的教师,必须参加严格的专业基础考试,即席讲演、讲课、试教等综合考核,合格与优秀者方能调入。新教师从听示范课到讲试验课,从请指导教师跟班听课到向全校教师上示范汇报课,一环一环地把关,使这批青年教师在较时间内进入成熟阶段。学校十个学科的十五们教研组长,平均年龄不足三十五岁,学校尽量给这些青年教师开拓展出才华的机会。在实行教师聘任制的同时,又建立了完善的教师考核制度,每学年结束时,对教师的德、能、勤、绩进行综合考核记入档案,作为今后晋升和评职的依据。近几年来教师队伍结构逐步优化,教风良好,责任心强,既有苦干实干的精神,又有讲科学巧干的方法,这支教学队伍的形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日,省、市、县教委领导同志到学校检查验收,对学校软、硬件经过严格细则的考核,剑阁中学属于省属重点中学优秀级,这又是剑阁县教育史上的一件大喜事。学校举行了全校性的大庆典。

      杨松林开拓进取,开创剑阁中学乘胜发展的新局面(1997-2001)

1997年3月,时任剑阁中学副校长的杨松林同志被县委任命为剑阁中学校长兼党总支副书记,李琦、赵永锋、程勇三位同志又先后被任命为剑阁中学副校长。剑阁中学的班子力量得以进一步加强。

以杨松林为首的剑阁中学领导班子,年轻干练,思维活跃,在总结并继承剑阁中学优良传统和办学经验的同时,敢于创新,积极进取,在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方面采取系列措施:与大学联办研修生学习班,提升一线教师业务素质;每学期定期在全校进行教(学)情调查分析,对在教学能力上确实存在问题的教师采取听课学习提升的办法,由学校教科室监督考查一定时间后方可上岗;创造性提出“校中校”的办学理念,即在学校高中年级开设“火箭班”,在全县高中学校选拔优秀教师任课,白碧红、李子军、罗学荣等一批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先后被充实到剑阁中学的教师队伍,成为了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

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剑阁中学得到了剑阁县委、政府大力的支持。在选聘教师上,县委县人民府给予了剑阁中学充分的自主权,在资金拨付和学校收费方面,县委和县人民政府也给了剑阁中学许多优惠政策。在此期间,学校实验室设施设备得以充实完善,学校校门在原址上得以重建(新建的剑阁中学前大门由九本巨型书籍构成,寓意“书山有路,学海无涯”,校名“四川省剑阁中学校”由省著名书法家何应辉亲笔题写)。第二教学楼(今笃志楼)修建完工并投入使用,解决了当时剑阁中学教学用房困难的问题,极大地改善了教学环境。

在杨松林担任剑阁中学校长期间,还有三件大事在剑阁中学影响巨大:一是1998年学校勤工俭学处(简称勤俭处)与学校总务处分离,成为学校中层常设机构,由任友枢担任主任,下设教育印刷厂、服装厂,印刷厂和服装厂的兴办,既解决了教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为学校增加了经济效益,提高了全校教职工的福利;二是从1999年开始筹划剑阁中学校庆,编纂《剑阁中学志》,《剑阁中学志》较为系统地记述了剑阁中学70年来的发展过程,2000年10月1日,剑阁中学隆重举行了70周年校庆活动;三是2000年,当代著名诗人孙静轩、省文联主席何开四、青年作家阿来等来剑阁中学讲学,掀起了剑中师生读书学文的高潮。


杨松林校长十分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当时学校成立有多种兴趣小组,如“青春河”校园文学社、校学生合唱团、民乐兴趣小组、书法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等,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每到课间休息时间,校园内器乐悠扬,歌声嘹亮。校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杨松林担任剑阁中学校长时,年仅34岁,精力旺盛,踏实肯干,深得全校教职工的好评。他经常深入班级听课,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交流沟通,尤其是每天学生出早操时必准时到场,对全校领导、师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学校管理上,学校首次实行了课时津贴制度,实行了“火箭班”(后改为“顶尖班”)任课教师(含班主任)特殊津贴制,实行处室职员月津贴考核制度等,提高了教职工的福利,很大程度上地激发了全校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学校教育教质量连年攀升,一度时期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超过了当时的广元中学,在广元市内仅次于苍溪中学。

   

李安全规模发展产生规模效益,剑阁中学未赶上创“国示”的“末班车”(2001-2006)


由于杨松林同志工作能力十分出色,2001年2月,杨松林校长上调至广元市教育局任副局长。同年3月,原剑阁职中校长李安全被任命为剑阁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10月,邹伦智被提为剑阁中学副校长(原为剑阁中学教务处主任),分管学校教学工作。11月,赵鸿被任命为剑阁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原为剑阁中学总务主任)分管学校党务工作。2005年2月,梁奇才被提为剑阁中学副校长(原剑阁中学办公室主任),分管学校政教工作,李国安被提为剑阁中学副校长(原剑阁中学教务处主任),分管剑阁中学教科研工作。

李安全,中学特级教师,在剑阁教育教学战线上长期奋战在一线,长期担任学校主要领导,先后在剑门中学、白龙中学、原剑阁师范学校、剑阁职中担任副校长、校长等职,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他喜欢阅读,思维敏捷,擅长写作,常著文章发表,做学校领导期间,他的讲话材料、学校重要文件都是他自己亲自起草,从不让别人代劳。

在学校发展上,李安全校长有远见卓识。在他担任剑阁职中校长期间,就把剑阁职中创建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校,提升了剑阁职业高中的地位,打出了剑阁职业高中的品牌,在当时职业高中办学特别艰难的境况下把剑阁职业高中办得风生水起。担任剑阁中学校长后,李安全把“创建成国家级示范高中”作为剑阁中学五年发展规划目标,并为此而不懈努力。但此时的剑阁中学,正面临改革发展时期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一是绵阳教育产业化,学校扩建,大肆向周边县市以各种手段招纳学生和教师,剑阁县成了优秀生源和师资大量外流的重灾区,剑阁中学首当其冲:从2001年到2007年,剑阁中学每年有近20名一线教师外流;大量优秀学生源源不断地流失。生源外流势必导致县内生源紧张,每到招生季节,剑阁县内的剑阁中学、剑州中学、剑门关高级中学、开封中学和白龙中学就开始了抢夺生源的大战,硝烟弥漫,耗资巨大;提高剑阁中学办学质量、巩固剑阁中学剑阁教育的龙头地位成了此时剑中人必须考虑的大问题;二是随着县城的搬迁,政治中心转移,剑阁中学无形边缘化,剑阁中学的发展成为每个剑中人困惑的难题,少数教职工产生了职业上的“不安全感”,这也是一段时期教师外流的一个主要原因。

面对剑阁中学办学遇到的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李安全校长有胆有识,以规模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从2001年起,剑阁中学开始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学校办学规模不断壮大:2001年,剑阁中学有48个教学班,2976名在校学生,230名在岗教职工;2002年,剑阁中学有60个教学班,3892名在校学生,246名在岗教职工;2003年,剑阁中学有69个教学班,4891名在校学生,286名在岗教职工;到2006年,剑阁中学有77个教学班,5335名在校学生,323名在岗教职工。

2005年2月四川省人大副主任徐世群来校视察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硬件设施设备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在李安全校长多方努力下,2003年3月,剑阁中学引进四川省水务集团公司1500万,历经两年时间,先后修建起学生第一公寓(今雅苑)和第二公寓(今鹤鸣轩),2004年修建起能容纳2000人同时就餐的学生第一餐厅(今粒辛苑),并于2005年创建成省5A级学生食堂;2003年5月,香港慈善家邵逸夫先生捐资60万,学校再自筹资金,修建起第三教学楼(今逸夫楼);并于2003年起对剑阁中学运动场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平整和扩建,全县干部职工捐资出力,学校又通过引资、贷款、借资等方式,历经一年,耗资500余万,使其面积增加了原来的三分之一。2004年7月,学校又自筹资金57万,修建了剑阁中学文化广场,并对校园地面进行硬化;2005年7月,学校筹集资金180余万,聘请中国古建筑河南古建筑设计院对校内文庙、学宫(即兼山书院,今剑阁中学图书馆)进行彻底维修;2004年9月,县财政拨款加学校自筹资金500余万,修建起剑阁中学科技楼。

规模发展的思路,虽然降低了剑阁中学招生的门槛,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效的遏制了生源大量流失的势头,让更多的剑阁籍学子有机会到剑阁中学就读,实现他们的大学梦想。学生数量陡增,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下降,使得学校管理难度增大,于是学校进一步强化了年级管理,由学校副校级领导担任年级第一负责人,下设德育副组长、教学副组长各一人。由于骨干教师外流情况严重,剑州中学、沙溪中学(今剑门关高级中学)的不断壮大,县内选拔教师已经不能满足剑阁中学的需要,从2005年起,经县委、县教育局同意,剑阁中学开始到省内各大中院校选拔聘用应届毕业大学生,充实到剑阁中学教师队伍。县内选拔和到各大中院校招聘教师的办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剑阁中学教师差额的问题。

规模发展必然产生规模效益。在当时内忧外患的艰难背景下,剑阁中学不负全县人民的厚望,教育教质量稳步提升。2001年高考,剑阁中学重本上线40人,本科总上线268人;2002年,剑阁中学高考重本上线69人,本科总上线338人;2003年,剑阁中学高考重本上线77人,本科总上线508人;2004年,剑阁中学高考重本上线89人,本科总上线571人;2005年,剑阁中学高考重本上线70人,本科总上线554人;2006年,剑阁中学高考重本上线91人,本科总上线632人。

在此期间,剑阁中学学生罗尘丁、母斌考入清华大学,杨婷考入复旦大学、李非凡和张宝生等数名学生考入国家重点名牌大学,剑阁中学每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一直占据剑阁县本科上线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但是因诸多原因,剑阁中学未能达成创建成为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心愿。

在剑阁中学争创国家级示范高中时,正赶上剑阁县城搬迁至下寺,县委县人民政府当时决定将下寺的沙溪中学划分给剑阁中学,作为剑阁中学下寺校区。2004年浙江省对口支援剑阁县,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还亲临现场参加了“ 四川省剑阁中学下寺校区之江楼奠基仪式“(详情见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7日10:34《 浙江日报》:习近平李金明蒋巨峰等参加奠基仪式   记者 周咏南 2004-5-17)。

2006年7月,李安全同志因身体原因,主动辞去剑阁中学校长和党总支书记的职务。县委、县人民政府多方考察后,杨青锋调至剑阁中学担任校长(原广元市宝轮中学校长),赵永锋担任党总支书记。


杨青锋内涵发展,校园文化建设重塑剑阁中学新形象(2006-2012)

2006年8月8,剑阁县委组织部跟杨青锋谈话后,杨青锋到剑阁中学走马上任(剑府人发〔2006〕9号。随后,剑阁中学领导班子做了较大调整:2007年3月,张常青由剑州中学调至剑阁中学,被任命为副校长,分管学校政教工作;王志杰被任命为剑阁中学副校长,分管学校教学工作;曹代华被任命为剑阁中学副校长(剑阁中学原教务主任),分管学校行政工作。2011年,剑阁中学党总支升格为党委,杨青峰被任命为党委书记。

以杨青锋为首的剑阁中学领导班子,审时度势, 把“内涵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升学校形象和品牌,具体做法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校园,坚持以规范校园秩序为抓手,加强学校管理和软件制度建设,坚持以高中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加大教育科研的力度,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加强高三和初三毕业班管理,以此推动其他年级工作;坚持以学校生存和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全力抓好招生工作,坚持以学校内涵发展为要求,努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明确办学理念,修改学校校训,对学校办学特色进行重新定位。办学理念:重道贵德,兼善天下;校训:爱校•爱父母。2011年秋,经学校深思熟虑,从人的发展和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出发,重新将校训修改为:树德•修能•爱国•鼎新。诠释为:悠悠千载,人之于社会,亦德亦能,德为民族之脊梁,能为大业之基石。树德:德者,德行、品格、风范。“树德”既体现剑阁中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成才先成人”,也反映剑阁中学教师的“职业追求与道德坚守”——“树人树德”“树人者先树德”。修能:能者,学生之综合素质及能力,教师之专业化水平。“修能”昭示剑中人终身学习之精神,更表明所倡导的师生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之理念。爱国:“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爱国情怀是华夏子孙共同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剑中人更要把忠国报民之精神体现在今天的“爱校、爱岗、爱父母”的具体实践中。鼎新:更新、创新、革新之意,亦寓意剑阁中学为师生的成长、发展搭建崭新平台,以助其锐意进取、革故鼎新、不断超越。

交替举办校园合唱节、艺术节。合唱节唱校歌、唱红歌,以班和年级为单位,唱响时代主旋律。艺术节活动更是五彩纷呈,形式多样:唱歌、舞蹈、诗朗诵、英语剧表演、书法绘画展览。校园文学社还举办了读书创作比赛,同时,学校还邀请了市县知名艺术家在艺术节期间登台现艺,现场表演。众多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的特长得到了锻炼与培养,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让他们感受到了校园文化生活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发展文艺特长与刻苦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感受到学习的愉悦,成长的幸福,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剑阁中学办学特色得以凸显。

挖掘千年底蕴,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剑阁中学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校园内千年文庙及兼山书院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点,美化校园环境,为楼幢、路道、广场命名,并赋予激励师生阳光向上、健康生活、积极进取的文化内涵。其中,校园的主干道是以曾经为剑阁中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夏力耘老校长的名字命名的。在校园内建造大学墙、 “二十四孝图”浮雕墙、教师丰碑墙、艺术长廊,打造前校门(前校门正对石墙上《剑阁中学赋》由剑阁中学原校长李安全执笔、雍思正修改),让国学精华、传统文化掩映在校园花草树木之间,闪现在校园阶梯石墙之上。特别是2011年4月5日清明节,在孔子诞辰2562年即将来临之际,学校在文庙(兼山书院)内举行了盛大的“清明祭孔大典”,香烟袅袅,乐舞翩翩,师生齐诵《弟子规》、《论语》中的经典名句,传承了中华历史文化之精髓,弘扬了尊师重道之风尚,聆听了圣哲先贤之训导,意义深远,影响巨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多家新闻媒体、网络争相报道。

在杨青锋担任剑阁中学校长期间,剑阁中学在学校管理层面,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正因如此,各处室、部门、年级在实际工作 中能够做到精诚团结,步调一致,学校重大的举措才得以顺利推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尤其在抓高三毕业班工作方面措施得力。他强调毕业班工作“树三心,强二识,坚持三大纪律,执行八项注意”,剑阁中学把高三毕业班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号召全校师生心系高三,服务高三。学校成立了高三毕业工作领导小组、督导小组,并实行党员干部、处室挂联高三毕业班制度,高三毕业班工作会每月召开一次,分析教情、学情,分析月考、诊断考试得失,了解高三毕业班年级管理动态、师生心态。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杨青锋同志把高三教育教学管理精辟地概括为“树三心,强二识,坚持三大纪律,执行八项注意”。“树三心”就是要树立责任心、爱心和热心,“强二识”指强化目标达成意识和危机意识;这既是对高三教师教书育人职业道德的要求,又是对高三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对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复习,则要“坚持三大纪律,执行八项注意”,“坚持三大纪律”即:坚持集体备课,坚持还自习于学生,坚持教师团结合作;“执行八项注意”指让不同层次学生享受成功,感受快乐;不能让资料代替教材,让做题代替备课;不能完全独立特行,也不能完全依赖他人;尊重学生心理需要;学生要注重过程积累,不断获得新的体会;注重基础,发扬不怕“浅”的精神;学生要调节好自己的内外环境;学校、年级要注意师生的精神面貌,激发状态。正是在这些科学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剑阁中学高三毕业班各项工作才得以有序推进,学校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内涵发展,赋予了剑阁中学鲜活的生命。从2006年至2012年,校园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年一个台阶,多次荣获广元市普通高中(示范类)质量考核一等奖。2007年,剑中学子岳梦阳、何其书分别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创造了剑阁中学办学历史又一个辉煌。2011年,剑阁中学高考本科上线1011人,首次突破千人大关。学校先后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校园文艺人才培养基地”“广元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5.12”特大地震和灾后重建


2008年5月12日下午2:28,汶川大地震爆发。由于学校反应迅速,组织得当,虽然校舍有一定损毁,但全校学生、教职工无一人伤亡。地震发生后,学校成立了“剑阁中学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组织抗震救灾工作。学生和全校教职工被疏散到学校运动场(当时的剑阁中学运动场成为了普安镇地震避难点之一,数万普安群众在这里搭建帐篷,安全避难一个多月),组织师生搭建帐篷,为在学校避难的普安群众免费提供开水、食物,同时组建党员、青年团员志愿者到海螺包的青川移民安置点下救灾物品,搭建帐篷,为青川移民送去馒头、包子、米饭等。地震发生后,剑阁中学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大量救灾物质,据学校总务处统计,仅5月18日至6月底,就收到救灾帐篷240顶,板房126套,棉被1652床,床单500床,矿泉水2828件,牛奶、方便面、饼干、午餐肉火腿肠2100件,冻猪肉、黄瓜、青椒、萝卜、大蒜酱菜等食物3000余斤另外还有消杀药品消杀药品、塑料薄膜、各类服装若干。学校把这些救灾物资中的饮料、食物及床上用品全部分发给了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此后仍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单位、爱心人士向学校捐献物资,学校都做了妥善安排。学校党委、行政、工会、团委还组织全校教职工和学生捐款,先后向汶川地震重灾区捐款近十万元。

由于余震不断,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通知,全校学生于月日放假回家自学,教职工在校参与救灾物资的转运、接收、帐篷的搭建等工作。剑阁县作为重灾区,高考延至7月3、4、5日举行,剑阁县高考考场设在剑阁中学运动场板房内。8月1日,剑阁中学全面恢复行课,当天,学校举行了浓重的升旗仪式。恢复行课后,学校将对师生的灾后心理疏导作为教学重要内容之一。2008年7月17日至8月15日,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派出研究生支教团,来到剑阁中学对剑中师生进行了震后心理咨询和疏导和支教。8月11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四川省剑阁中学共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字仪式暨哈工大学生爱心基金发放仪式在四川省剑阁中学举行。该基金是由哈工大师生自愿捐赠,用以帮助四川省剑阁中学品学兼优的家庭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本次共资助9名学生,累计金额9000元。9月21日,刘劲、欧阳奋强、戴玉强等著名演员和艺术家来到灾区,在剑阁中学运动场上举行了“情系灾区唱响奥运”的慰问演出,全校师生及近万名普安群众观看了演出。

灾后重建。学校聘请专业机构对学校建筑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对地震损毁的建筑采取加固维修措施,利用县财政局下拨的灾后重建款和自筹资金,2009年开始修建了学生第二食堂(今思源堂)、教职工活动中心(今天一楼,一楼开设阳光超市、离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舞蹈练功房和美术室,二楼在职教职工健身中心,三楼学术报告厅兼会议室),2011年利用灾后重建款9010000元重建了学校运动场,新建运动场美观、宏伟、标准。
    2012年9月17日,杨青锋同志调至广元市担任市考试中心主任。曹代华副校长调至开封中学担任校长。


何雄林勤勉实干,引领剑阁中学健康良性发展(2012至今)


2012年9月19日,何雄林(原剑州中学校长、总支书记)调至剑阁中学担任校长(剑府人发[2012]13号)、党委书记。2013年1月28日,黄友勇(原白龙中学副校长)调至剑阁中学担任纪委书记,负责学校纪检工作。2012年9月19日,副校长曹代华调至开封中学任校长。2013年1月,伏天祥(原学校党委副书记)被任命为剑阁中学副校长,分管学校日常行政事务、人事档案及宣传工作。2013年10月,左坤周被提拔为剑阁中学党委副书记,主要负责学校党务工作。2013年12月23日,剑阁中学复核“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成功(川交函〔2013〕942号)。

何雄林,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毕业后先后历任过剑阁中学、公兴中学、白龙中学校团委书记,剑州中学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副校长、校长,县教育局教育股副股长,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极强的实干精神。此时的剑阁中学,搬迁或合并,何去何从,谣言四起,教职员工人心浮动。何雄林校长到任后,以一个一心为教育、一心办教育的实干姿态率先垂范,起早贪黑,深入课堂、学生寝室、食堂、处室、教师办公室,与老师们沟通,跟学生交流,熟悉校情,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分析学情和教情,很快和师生打成一片,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信任。

何雄林校长倡导全校教职工在当前环境下要弘扬“八种作风”:爱岗敬业的作风;忘我奉献的作风;求真务实的作风廉洁务实的作风;勤学好思的作风;厉行节约的作风;团结共进的作风;争先创优的作风。要求全校教职工坚持“六要六不要”: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不要无所事事、完事得了;要谦虚谨慎、奋力提高,不要自以为是、不思进取;要安贫乐道、固守本分,不要两眼向钱、唯利是图;要恭自反省、换位思考,不要评头论足、满腹牢骚;要恪尽守职、创新工作,不要敷衍塞责、滥竽充数;要遵纪守法、从严自律,不要胡作非为、害己损校。


在学校管理层面上,何雄林校长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思路:以提升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抓手,以教育活动为平台,以特色发展为方向,全力推进我校健康持续跨越发展。他善于激发并调动学校领导集体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善于采纳学校教职工对学校发展有益的建议,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他要求学校领导干部多把心思放在学校管理上,提出了年级由学校中层领导负责,校级领导不再分管年级的意见,并对校级领导的分工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校长、党委书记何雄林负责学校全面工作;副校长王志杰分管学校教学、信息、招生工作,挂联教务处、信息技术处、招生办(后因身体及年龄原因挂职离岗);副校长李国安分管学校科研教改、教师培训、学科竞赛工作,挂联教科室;副校长黄先金分管学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学校体育艺术、卫生防疫、校园安全工作,挂联学校政教处、体卫艺处、团委、保卫科;副校长伏天祥分管学校日常行政事务、学校人事、学校宣传、文化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挂联学校行政办公室;工会主席张国江分管学校工会、精神文明、关工委、离退休工作;挂联工会办公室;纪委书记黄友勇分管学校党委纪律检查工作,挂联廉勤委;党委副书记左坤周分管学校党委工作,挂联党委办公室、行政办。2018年,左坤周调至白龙中任校长,刘绍志同志被任命为剑阁中学党委副书记,分管党务和办公室工作。

建章立制,民主管理。何雄林同志担任剑阁中学后,学校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章,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议决,重大决策与开支向全体教职工公示,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坚持教职工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学校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坚持召开一年一度的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坚持学校纪委、工会、廉勤委对学校各项工作全面监督,并定期在教职工大会上通报。设置校长意见箱,对家长、教职工和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查、了解,认真回复、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学校师生及群众信访案件大幅度下降。2013年8月6日,市委书记马华、宣传部长王华蓉视察剑阁中学党建民生工作时,对剑阁中学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准确定位,特色发展。何雄林校长在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结合剑阁中学实际,重新修正了校训和办学理念(校训:立德立心,力学力行;办学理念:尊贤重道,守正鼎新),把剑阁中学的办学特色定位为“文化怡养,自主成长”。“文化怡养”就是要使学生知校史、尊先贤、传经典、怡性情、养才识、立大志,“自主成长”要让学生在思想上自我教育,树立、培养学生学校生活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强化学生行为的自律性和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相互监督激励,共同学习提高。“文化怡养,自主成长”的办学特色的提出,不仅丰富了剑阁中学的办学思想,为学校发展明确了方向,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校的校风更纯,学风更浓。

这十年剑阁中学的发展,受县城搬迁、政治中心转移的影响逐渐明显:剑阁中学先前优越的招生待遇和环境荡然无存,优质生源、教师不仅受县外周边学校的虐夺,还被强行分流给县城及县内其他高中学校,学校学生及教职工人数由六七千锐减至四千出头,办学硬件设施设备得不到应有的修缮和更新,师资力量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学校发展定位模糊不清楚。尽管如此,剑阁中学依然艰难的撑起剑阁高中教育的大半边天空,每年高考为剑阁做出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贡献,剑阁中学以历史的自信捍卫了自己的荣誉。

   从1927年开始筹建剑阁县立初级中学,1930年正式招生开学,迄今已九十四个春秋了,一代又一代的剑中人众志成城,克难攻坚,为剑阁中学的发展呕心沥血,矢志不渝,引领剑阁教育健康良性发展,为家乡、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建设人才。




阅读4787
分享